學習歷程:Alpha Camp 2–2回顧

Apr 18, 2023

前言

上面的Fakebook社群網站是在Alpha Camp 學期2–2之中實做的結果。學期2–2不再單純練習程式碼,而是要寫出一個個專案,本次主要學習的專案有ToDo List、翻排遊戲、Pos機、社群網站與電影清單,我覺得社群往戰士我做的最好的作品,放在開頭跟大家分享。

在2–2學期之中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徬徨,每次坐在電腦前常常腦筋一片空白,做作品的時候常常會很焦慮。想要在學期結束的這段期間內,利用ORID分析的方法確認自己是否有進步,並確立自己的方向。

ORID分析

OBJECTIVE

一個月之前我知道要怎麼用Bootstrap快速搭建畫面,並用簡單的JavaScript去控制網頁的DOM。

2–2我學會怎麼從後端API獲得資料。如何用JavaScript大量渲染擁有相同結構的元件,像是卡片元件。實做網頁最基本的功能如換頁、搜尋、加入我的最愛、卡片拖放等功能。

此外2–2中教導Coding的心法像是MVC架構,讓程式在不同的狀態機中變動,方便畫面的選染與掌握邏輯判斷,減少出Bug的機會。

另一種開發模式為單向資料流,將程式切分成資料、事件處理、畫面渲染三個部份,藉由分開資料與事件處理,讓程式碼不要污染到從API呼叫的原始資料,可以更快速的掌握程式Bug發生在什麼地方。

最後一週則是學習如何使用Git與Github,雖然有點寒酸但是大家可以來看看我的Github歐。

REFLECTIVE

我想說說以上進步點產生的原因,一開始主要是跟著2–2的教案走。在做專案的時候,會突發奇想去做某個功能,就會到處看網站資源然後嘗試把功能做出來,但後來發現投入的時間太多了,只好捨棄一部分想做的功能。

另外我除了寫筆記之外,還會嘗試寫部落格,2–2之內我寫了以下三篇:

原本想要在寫一篇關於卡片拖放功能的實做,但是時間有點趕不上。

寫部落格跟寫筆記的感覺差非常多,筆記中某些觀念可能覺得不重要就悄悄略過,但是部落格可能會有人看,就連小小的細節也會努力蒐集資料並親手實做。像是[筆記]CSS實做卡片翻面效果就是全部重新實做一遍,確保內容真的可以做出來,我學到很多。

INTERPRETIVE

我在2–2中有點改變我的學習心態,在做專案的時候常常鬼打牆做不出來,或著會有逃避心態,會分心去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。

我現在的想法是希望今天可以比昨天更進步一些,就算做的比較慢也沒有關係,每天靜下來在電腦前看教程、寫筆記、寫專案、寫Blog,這些都會慢慢累積起來,不用太去在意今天是否完成哪些進度(當然還是要達成進度,但是壓力不用那麼大)

DECISIONAL

給自己的話:我希望學習2–3時就可以開始寫自己比較大一點的專案,可以慢慢的寫,但是要開始寫不要一直延期。

結語

我希望自己不要放棄持續努力,接下來還有更大的挑戰,幫自己加油打氣。

留言